无论是从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重,还是从增加就业来讲,制造业目前仍是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仍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制造业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实施制造业信息化战略并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对生产、流通、服务等进行集约化管理经营的过程。制造业信息化根据其在不同层面上的应用可以分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和生产现场自动化两个方面。在数字化社会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内容就是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制造业企业管理信息化,主要指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把制造企业的运行放到一个标准化、公式化的体系下去运作,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目前大多数制造企业是靠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来完成其信息化的。生产现场自动化主要由MES和工业网络组成。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即制造执行系统,指处于计划层和现场操作控制层之间的执行层,主要负责生产管理及调度执行。
1.制造业信息化成效显著但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衡量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主要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由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指数和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两部分加权综合而成。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2001年为100点,到2002年达到118.21点,增长幅度达为18.21%。其中,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增加34.46%,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指数增加11.24%。这说明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大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显著。但与国外的差距还很大,国际数据中心(IDC)的研究报告显示,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而企业网络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10倍以上。发达国家一家大企业每年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要占到全年总投入的10%~30%,而在国内这个比例却仅仅是1%~2%甚至更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大中型企业目前仅有15%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到5%。占传统产业总量80%以上的制造业,信息化仍步履维艰,加快信息化进程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很不平衡,存在地域性和行业性的差异。总体上说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很多企业做的还只是单元化的、底层的信息工作,还处在由个别流程信息化改造向系统整合应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把信息技术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生产流程的再造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通过网络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未来应该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2.制造业信息化利于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势在必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在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今天,信息已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信息技术打破收益递减经济现象,带来“收益递增”——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改变企业内部工作的组织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利用APS(先进计划系统)解决资源、资金和能力的约束。同时,信息网络把生产者同资源市场联系在一起,实现资本、自然资源、技术和劳动的高效配置。互联网技术使我们得以把分散的、孤立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触及世界各地的供应链,大大扩展交易的范围,有效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调查表明,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38%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36%是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象武钢集团、成飞集团等国家重点企业,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显著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完成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2周缩短为2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投资800万美元的知识管理系统,运行第一年就为公司节约运营成本2.4亿美元。这一切表明,提高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与完善企业内部的供需链管理以及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及物流的统一,实施企业信息化势在必行。
制造业信息化推动制造业生产要素的重组,对企业的生产、服务、管理流程进行创新建构,变革管理程序,构建适应电子商务所需的内部管理机制,由等级型变为水平型的开放式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改变传统制造业的模式。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结构调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将形成以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利用和服务为主的格局,制造业信息化对新型经济结构的形成和调整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3.制造业信息化需要加大投入、优化环境、保障支持。信息化投资大,风险也大。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是,由信息部门牵头,采购主机、网络通信设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搭建企业内部网络,由信息部门人员或业务部门人员自主开发,或直接从外部供应商购入信息化应用软件,企业独立负担自身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支,一次性投入高且要源源不断地后续追加投入,大多数企业确实无力承担。面对企业资金筹措能力较弱的特点,要推行注重实效的技术创新战略,实施技术资源网络化战略。政府要在税收上对制造业信息化的投入采取所得税抵扣等优惠政策,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进程。
信息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管理信息化项目,是以企业原有的大量基础数据为基础的,由于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准确,不少企业信息传输不畅,对内缺乏信息沟通,对外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少数企业尽管有大量硬件设备投入却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软件和系统集成,出现了高速公路上跑“拖拉机”现象,硬件设备潜力远远没有发挥。优化制造业信息化环境,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特别是优秀软件和系统集成,强化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4.制造业信息化需要借鉴他国经验,结合国情、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日本企业将生产现场自动化和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重视生产现场自动化的改造,如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在日本发展成两大支柱体系:“即时到位系统”——必要的时候提供必要数量、必要物品的供给系统;“智能自动化”——让生产机械具有人的某些智慧,丰田就很重视智能自动化,采用具有智能的自动化机械。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通过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计划、库存管理、客户管理、网上采购等环节的效率,效果十分明显(一般降低成本10%~30%)。在利用ERP系统改造生产经营模式方面,日本也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日本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可归结为“三个统一”,即企业内部(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的统一;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商务流程的统一;制造行业内部各企业商务流程的统一。通过“三个统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提升行业整体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5.制造业信息化需要重视人才、科学管理,注重实效。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的主体——实施的主体,投入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要成功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就得抓住信息化的主体,强化企业内的统一协调,原来由总工程师管辖的计算机中心负责信息化工作,势单力薄,往往只能从技术上加以把握,难以指挥和协调各方力量,难以调动企业资源。设立CIO统管企业信息化的各项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层层推进,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管理创新,实行流程重组,进行技术培训,完善监管评价制度,唯此成效方能显著。
要成功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就得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信息技术专家专业理论知识雄厚,实践经验丰富,让其参与制造业信息化政策和措施的研究制定和实施,让其为企业提供咨询、监理等服务,就能提升信息化的档次,加速信息化的进程。
要成功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就得出重金、定良策,培育信息人才。从购买网络设备、相应软硬件的安装实施到现场作业的自动化,需要方方面面的信息人才。但由于企业缺乏IT人才,常导致信息化实施进度的拖延。要舍得投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对管理层要注重制造业信息化的宏观运作和总体规划以及前沿技术的培训,提高其管理创新能力。对一线人员,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加强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同时,要造就复合型人才,协调处理综合性信息化问题。
6.制造业信息化需要优化网络建设,共享物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整合生产、流通、服务各环节,提升系统功能。信息技术构建起互联互通的数字化信息流和服务流平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统一的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与规范,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突破了企业间的融通障碍,促进制造业生产、市场、组织等方面的融合,逐步消除边界约束,推进行业一体化。通过多年在IT方面的大量投入,一些大型企业,已在不同程度上建立起面向内部资源管理的Intranet和面向外部或公众的Internet,有的企业已实现内外部信息交流、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并在企业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互联网提高生产力增长率和附加产出,创造了难以估量的收益,这些收益包括便利性的增强、定制产品和业务的实现,以及新型交互方式,如互联网表达方式的显现,所有这一切大幅度提高了生活水准。因此,加快网络化建设,实现企业间的动态协作联盟,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已成制造业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总之,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就必须加快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充分利用世界先进的智能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传统制造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为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