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工厂使用看板作为过程控制的精益工具。丰田的太一Ohno最初设想看板作为供应商(上游流程)和客户(下游流程)之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法。它是建立在及时生产的基础上的:只生产需要的东西(在下游过程中),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并且只在需要的数量上。然而,…大多数公司仍然搞错了。
大多数公司都做错了什么?
看板卡实际上是一个生产订单,上面有商品描述、零件编号、批号、供应商信息、交货地点…等信息。问题是往往缺少最重要的信息--产品/部分补货准备时间。这是一个重要的细节,表示(内部)供应商与(内部)客户之间的承诺。如果这一“协议”没有明确说明,不能得到遵守,就会造成零件丢失,甚至停产。
如何使它正确
当使用看板时,某些条件是必要的,以确保零件在规定的补货时间内可用。
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
-
稳定耗材量
-
议定看板数量的保证能力
-
物品运输周期短
供货商
-
线性制造工艺,无工艺回路
-
小批量生产=短交货期
-
100%可靠的材料供应
整个工厂
-
过程和工作方法的高度标准化
-
精确过程周期时间
-
所有员工都遵守既定的标准/规则。
看板实践
只有满足和维持上述要求,看板才能有效。然而,在某些制造情况下,如机床生产,往往很难管理零件之间的交付过程中只有看板。
如果您所处的行业(部件)需求水平波动,采用先进计划和调度(APS)系统对您来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并将给您带来以下好处:
作者:
Keiji Fujii,Asprova AG执行合伙人